首页

高跟踩射

时间:2025-05-30 00:46:59 作者: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部实现督察进驻 浏览量:94874

  中新网上海10月14日电(范宇斌)14日,“沪港交融·共创未来”香港青年员工看上海交流活动暨“I See·I Know”香港青年认知祖国系列活动上海行正式启动。30位香港青年参与本次活动,在未来5天内深度了解上海,感受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

  上海和香港两座城市因海而生,交流密切。改革开放后,香港同胞是最早一批到上海、参与内地建设的排头兵。香港则是上海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

活动现场。 范宇斌 摄

  在破冰活动上,香港青年在短短几分钟内分成三组,完成了组名及口号的创作,并绘制了小组标志。

  香港青年王奇所在的小组非常有创意地把象征上海的白玉兰和象征香港的紫荆花融入组名,取名为“白紫沪港winwin”。“我们希望香港和上海两座城市可以一路繁花似锦。”王奇说。

分组展示。 范宇斌 摄

  “上海的城市精神是什么?”“上海是什么时候解放的?”“上海海拔最高点在哪?”……一组上海市情问答,让香港青年快速了解了上海概况。

  “珍珠米”“托底棺材”“毛毛头”“黄芽菜”……这些上海方言有何含义?“克罗米”“水门汀”“老克勒”“嘎三胡”“接领子”……在上海方言中有许多英语借词和衍生词,其英语词源、含义分别是什么?

  在交流互动环节,香港青年跟着主持人学读上海方言,但这些上海方言词汇代表的含义却难倒了绝大多数的香港青年,大家纷纷猜测起来,知晓答案后恍然大悟,感叹上海方言的趣味性和海派味。

香港青年体验八段锦。 范宇斌 摄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副处长戴振华向香港青年作了活动介绍,并表示希望香港青年充分利用本次活动机会,多了解上海,多了解国情,多交朋友,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见识,未来为沪港交流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奇在香港工作已有10年,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我有不少客户都在上海,尽管我曾多次来上海出差,但对上海这座城市的了解并不多。我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深入了解上海历史和新发展。同时,我也会把所见所闻带回香港,与更多的香港朋友交流分享。”

  据悉,本次活动期间,香港青年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参访上海久事美术馆、上海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等;围绕“科创之光、上海制造”的主题,参访临港产业园区企业、临港新片区前沿产业展示馆、上海医药研发管理中心;围绕“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主题,参访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中心大厦,参加“非遗匠心”互动体验活动以及青年论坛;围绕“城市山林,传统与现代交融之美”的主题,参访世博文化公园。(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年国际网联青少年年终总决赛分组抽签揭晓

双方愿进一步深化两国农业畜牧业渔业合作,加强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交流合作,适时召开中尼林业工作组第五次会议。

苏州一高架路面结冰上百辆车相撞 警方通报:9人受伤

23岁那年,谢晓亮选择远赴美国。留美30多载,曾是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引进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2009年担任哈佛大学Mallinckrodt讲席教授。谢晓亮荣誉颇多,他被誉为单分子酶学的创始人、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和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开拓者,2015年获得美国生物医学领域最高奖之一阿尔伯尼奖。

强降雨袭珠三角 中山部分镇街道“成河”鳄鱼“出逃”

据介绍,现场还呈现了丽水油画院院长雷建华策划的古堰画乡典藏·名家精品展,该展览将多年的官方收藏作公共化的呈现,不仅展示了著名法国巴比松七杰经典之作,也凝练了一批丽水巴比松风格具有时代语境和代表性的作品。此外,知名学者、作家、诗人和文物鉴赏家胡立新老师的诗书画禅意新水墨展也引人关注,作者从现代文化语境的人文眼光出发创作,作品呈现出从容自然,天真本色的禅意,对这个时代作了独特的精神注释。

广西桂林满城桂花飘香

近年来,藤县把特色养殖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紧扣“产业”纽带,把特色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做足特色产业文章,大力发展鸽子、山羊、鸵鸟、山猪等特色养殖,推动特色产业不断朝规模化、集中化、品质化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注入新动力,为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完)

上海: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 使统战工作更好服务大局

浙江省侨界青年联合会执行会长、华侨控股集团总裁杨宇潇认为,侨界青年回国创业,最主要的是要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成为积极的推动者。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